巴黎航展为何阵风还能热销 关系力胜过战斗力!中国亮相巴黎航展,但至今未有收获。法国阵风战机却几乎“卖爆了”。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探讨。
巴黎航展上,法国阵风战机销售火爆,而中国的歼-20、歼-35等顶级装备却未能找到买家。这究竟是运气问题还是其他因素所致?其实答案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武器出口不仅拼技术,还涉及人脉、关系、营销甚至历史底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口国,占市场份额的43%。冷战时期,美国通过捆绑销售和“民主套餐”策略,稳固了其市场地位。俄罗斯依靠苏联遗产和军事圈子,在市场上也有一席之地。法国则凭借“幻影”和“阵风”系列战机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并通过不断积累信任逐步扩大影响力。相比之下,中国起步较晚,从80年代才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在历史底蕴和影响力方面存在差距。
然而,发展时间长短并非唯一问题。中国武器走向全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阵风战机之所以畅销,是因为法国懂得“饱和营销”,不仅战机本身技术过硬,还提供配套全家桶服务。客户购买阵风战机时,还能获得流星空空导弹和AASM炸弹,形成完整的战斗小分队。这种打包销售方式满足了客户的实际需求。
反观中国,尽管拥有世界顶尖的歼-20和歼-35战机,但买家需要自行选择和装配导弹及整合配套体系。这对一些缺乏整合能力的国家来说,无疑增加了难度。此外,达索集团为阿联酋等国外用户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和售后维修服务,这种豪华套餐式推销让其他国家难以复制。
政治因素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国经常通过制裁手段迫使潜在买家放弃中俄装备。例如,2019年埃及取消了苏-35战机采购,泰国放弃了中国S-26T潜艇订单。去年阿根廷在外部压力下转而购买美国二手F-16,而非中国枭龙Block3战机。
当然,中国也有成功案例,如翼龙无人机已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成绩,出口至50多个国家。不过,中国武器出口份额仍然有限,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等少数国家。这种单一市场模式存在风险,且中国还需提升买家的信任度。高端客户如阿联酋更倾向于选择美国背景的产品,即便中国产品性价比更高。
中国要在全球军火市场取得更大突破,需解决体系化问题,加强营销策略,拓展多元化市场布局,并在技术和政治博弈中更加缜密。
个人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